3月27日,2025全球半導體產業戰略峰會(ISS)暨SEMI產業創新投資論壇(SIIP China)在上海舉辦。論壇中,行業領袖和專家們共同探討在AI浪潮和全球復雜多變的宏觀形勢下,半導體產業的未來發展方向、技術創新路徑以及市場增長機遇。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院長張立在致辭中表示,集成電路產業是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核心,2024年全球集成電路產業回暖,市場規模達6268億美元,同比增長19%。其中,集成電路市場增長24.8%,存儲器市場增長81%。美洲和亞太地區引領復蘇,歐洲市場下滑。2025年,全球半導體市場預計保持11%的增速,人工智能、智能機器人、智能汽車等新興場景成為企業關注的增量市場機會。對中國而言,集成電路產業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
張立指出,2025年一季度,我國集成電路行業開局良好,產業技術高端化發展,企業國際競爭力提升,出口顯著增長。我國已成為全球產業投資的熱土,國內行業投資并購活躍,資本市場政策環境優化,為投資者創造更多機會。
對于行業未來趨勢,SEMI首席分析師曾瑞榆(Clark Tseng)從半導體產業預測、全球Fab資本支出和中國Fab產能分析三個方面進行了分析。他指出,2024年第四季度,全球電子和集成電路(IC)銷售額均呈現增長態勢,其中IC銷售額同比增長29%,內存IC銷售增長迅猛。然而,受消費和汽車市場需求復蘇緩慢影響,IC庫存仍處于高位,晶圓廠利用率維持在較低水平。盡管如此,人工智能(AI)相關需求推動高性能計算(HPC)和數據中心芯片出貨量持續增長。未來,全球半導體銷售額從2024年至2028年預計將以8%的年復合增長率(CAGR)增長,服務器和數據中心市場將成為增長的主要驅動力。全球晶圓廠設備投資從穩定走向加速增長,2025年云服務提供商(CSP)的資本支出預計將超過2500億美元,AI相關投資持續增加,先進邏輯和存儲器投資將占據設備總投資的一半。
在曾瑞榆看來,中國半導體產業正在快速發展,2024年至2028年,中國晶圓產能的年復合增長率預計為8.1%,高于全球5.3%的平均水平。中國在主流制程節點(22nm-40nm)的產能增長尤為顯著,預計到2028年,中國在全球主流半導體制造產能中的占比將達到42%。盡管在先進制程節點(14nm及以下)方面仍面臨追趕挑戰,但中國半導體產業的整體發展態勢良好,有望在全球市場中占據更重要的地位。
清華大學教授魏少軍對行業長期前景亦保持樂觀。他認為,當前形勢復雜多變,但半導體產業作為基礎性產業,生命力旺盛,未來增長可期。盡管面臨地緣政治等挑戰,但產業仍有巨大潛力。
“我們需堅定信心,保持發展定力,從產業發展來看,暫時沒有什么技術可以代替硅基半導體技術。摩爾定律雖面臨挑戰,但仍有發展空間。半導體產業需要腳踏實地,長期堅持,過去十年雖然各種挑戰不斷,但并未改變半導體行業的本質。”他呼吁產業界人士要聚焦發展,用實際行動證明價值,同時要勇于創新,通過創新突破,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投資機構應具備耐心和良心,支持企業長期發展。盡管面臨困難,但產業發展中總有機遇。
關于AI對半導體產業影響這一熱門話題,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rategies首席執行官Handel Jones在演講中分析稱,預計到2030年半導體市場規模達1.2萬億美元,2035年增至2.1萬億美元,AI是關鍵增長驅動力,數據中心是短期主要需求來源。中國半導體市場增長強勁,本土企業表現提升,尤其在DRAM、NAND和邏輯產品領域。技術突破因貿易壁壘變得必要,如DeepSeek在AI領域的創新。中國車企在自動駕駛和新能源汽車領域進步顯著,有望主導全球市場。智能手機將成物理AI主要樞紐。中國半導體供應鏈潛力巨大,但需持續創新。AI推動半導體設計成本降低,未來半導體產品將更依賴軟件支持,物理AI和數字健康是重要發展方向。
IDC全球半導體與賦能科技研究集團總裁Mario Morales認為,行業銷售額增長和復蘇主要集中在AI基礎設施、PC和智能手機的更新換代周期以及存儲器領域。預計今年半導體行業銷售額將實現兩位數增長。到2030年,人工智能的累積經濟影響將達到全球GDP的3.5%,全球企業在2025—2028年間將在IT領域投入1.5萬億美元,其中超過3000億美元將用于AI平臺。
Mario Morales指出,從長期來看,半導體銷售額在2024—2028年間仍將保持兩位數的復合年增長率。他認為,未來30年行業將發生巨大變化,邊緣計算將開始規模化發展,設備智能化和數據量將大幅增加。AI的未來發展將推動創新和推理能力的提升,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在未來幾年將繼續獲得投資,之后企業也會加大投資,基礎設施將進入長期增長周期。未來行業將向軟件遷移,創新更多發生在軟件領域。AI特別是生成式AI將成為重要推動力。半導體行業增長迅速,預計2028年將達到1萬億美元,2030年將達到1.2萬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