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化交易監管最新動態!剛剛,滬深北三大交易所聯合發布
來源:證券時報網作者:程丹2025-04-03 18:58

4月3日,滬深北交易所發布了《程序化交易管理實施細則》(以下簡稱《實施細則》),《實施細則》堅持趨利避害、突出公平、從嚴監管、規范發展的監管目標導向,對程序化交易報告管理、交易行為管理、信息系統管理、高頻交易管理、滬股通管理、監督檢查等作出細化規定。

記者從相關人士處了解到,交易所已就股票程序化異常交易行為制定具體監控指標,自2024年4月起開始試運行。從試運行情況看,觸發相關指標的主要是量化私募、券商自營等機構投資者,中小個人投資者基本未發生相關情況,投資者的正常交易行為不會受到影響。

突出公平細化四類異常交易行為

《實施細則》立足于“中小投資者占絕大多數”這個最大國情市情,因勢利導促進程序化交易規范發展。一方面,通過程序化交易報告制度、加強機構合規風控管理、強化信息系統管理等安排,明確監管預期,促進程序化交易行業規范發展。另一方面,通過加強程序化交易監測監控、強化高頻交易監管等方式,更好保障交易安全,維護證券交易秩序和市場公平。

在異常交易認定方面,《實施細則》進行了細化,明確了瞬時申報速率異常、頻繁瞬時撤單、頻繁拉抬打壓以及短時間大額成交四類異常交易行為的構成要件。

一是瞬時申報速率異常。程序化交易尤其是高頻交易往往短時間內申報量大,較其他投資者具有明顯的速度優勢,若發生程序錯誤造成大量連續錯單,還可能影響本所交易系統安全。有必要從限制申報速率的角度設置相應指標進行監管,引導高頻交易降低申報速率,減少對交易系統的沖擊。

二是頻繁瞬時撤單。程序化交易特別是高頻交易能借助技術優勢,在短時間內頻繁申報和撤單,交易行為可能不完全以成交為目的,影響市場正常交易秩序。有必要從限制頻繁瞬時撤單的角度設置相應指標進行監管,引導程序化交易投資者降低報撤速率,延長訂單停留時間。

三是頻繁拉抬打壓。現行股票拉抬打壓異常交易行為主要針對個股設置,程序化交易投資者可能在多只股票上出現小幅拉抬打壓行為,較難觸發現行異常交易監管標準。但此類交易行為可能消耗個股短期流動性,引發股價快速波動。有必要從限制頻繁拉抬打壓的角度設置相應指標進行監管,引導程序化交易投資者適當分散交易,減少對個股的沖擊。

四是短時間大額成交。同一機構管理人管理的產品在市場漲跌劇烈時可能觸發相同的交易信號,導致大量產品短時間內集中同向交易,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市場波動風險,不利于市場平穩運行。有必要對單家機構管理的所有產品短時間內集中交易情況進行合并監管,引導程序化交易尤其是量化機構加強整體風控,避免集中交易影響市場平穩運行。

自2024年4月起,交易所已就上述四類股票程序化異常交易行為制定具體監控指標,開始試運行。試運行期間,上交所對頻繁觸發相關指標的投資者進行了聞訊和合規交易教育,相關投資者交易合規性明顯提升。

針對投資者發生程序化異常交易行為的,《實施細則》規定,上交所可采取相關措施,包括對其采取相應的自律監管措施或者紀律處分。對于因一個月內多次發生異常交易行為被交易所采取限制投資者賬戶交易措施的程序化交易投資者,要求其指定交易會員暫停其使用交易所主機托管資源。程序化交易投資者因發生異常交易行為被采取暫停投資者賬戶交易或限制投資者賬戶交易措施的,視情況通報證監會相關派出機構、證券業協會、基金業協會等,商請協同采取現場檢查、約談提醒等措施。

每秒申報、撤單數最高達300筆認定為高頻交易

《實施細則》明確高頻交易認定標準為——單賬戶每秒申報、撤單筆數合計最高達到300筆以上,或者單賬戶全日申報、撤單筆數合計最高達到20000筆以上。交易所相關負責人表示,設置這一標準,借鑒了境外成熟市場高頻交易認定標準,結合了自身監管實踐經驗,同時進行了充分的數據測算。

上述負責人表示,這一標準的設定有三方面的考慮,一是聚焦重點,注重實效。從海外經驗和監管實踐看,由于存在較高的技術門檻,高頻交易投資者數量雖少,但由于交易頻次高、交易量大,市場影響較大。交易所在充分測算評估的基礎上,設置高頻交易認定標準,有利于聚焦重點群體,集中監管資源,切實發揮監管實效。

二是突出特點,便于執行。高頻交易認定標準是市場主體判斷自身行為的基礎,不宜過于復雜,實踐中應當具備可理解性和可操作性。流速(每秒申報速率)和流量(單日申報筆數)最直接體現高頻交易特點,同時也反映高頻交易對交易所系統安全和市場秩序的影響,以這兩個要素作為高頻交易的認定標準,便于理解和執行。

三是有序銜接,持續完善。前期建立的程序化交易報告制度,已對高頻交易做出了針對性安排,交易所在交易監控中也予以重點關注。《實施細則》沿用了相關標準,與前期建立的報告制度有序銜接。同時,《實施細則》也規定,交易所可以對高頻交易的認定情形和差異化管理要求進行調整。后續,交易所將持續做好監測監控,評估高頻交易管理情況,根據監管實踐不斷完善。

值得注意的是,結合高頻交易的認定標準,交易所也將對高頻交易進行差異化監管安排。交易所相關負責人指出,督促相關投資者履行額外報告義務。從維護交易所系統安全出發,要求存在高頻交易情形的投資者按照《實施細則》和前期有關程序化交易報告的通知規定,在履行一般報告要求基礎上,額外報告高頻交易系統服務器所在地、系統測試報告和系統故障應急方案等信息。如未落實系統測試和應急方案相關要求,發生系統故障影響交易所系統安全或者正常交易秩序的,交易所將從嚴采取監管措施。

同時,針對性設置異常交易監管標準。針對高頻交易申報速率快、報撤頻率高等特點,設置瞬時申報速率異常、頻繁瞬時撤單等異常交易監管標準,加強對高頻交易行為的引導和約束。加強交易監管。投資者進行高頻交易發生異常交易行為的,交易所可以按規定從嚴從重采取自律管理措施,并要求會員加強相關客戶交易行為管理。

一視同仁 滬深股通投資者參照適用

《實施細則》明確,按照內外資一致原則,滬深股通投資者參照適用報告管理、交易行為管理、高頻交易管理等相關規定。程序化交易監管對滬股通投資者總體實行與內資一致的監管標準,例如,滬股通投資者發生《實施細則》規定的異常交易行為的,滬深交易所將根據監管合作安排,對投資者采取自律管理措施。同時,兼顧內地與香港市場的實際差異,做出適應性安排。例如,《實施細則》關于機構合規風控管理要求,對相關主體的現場和非現場檢查等條款,將在監管合作安排框架下參照執行。

此外,為明確滬深股通投資者程序化交易報告的具體操作,滬深交易所按照內外資一致原則,分別起草了《上海證券交易所證券交易規則適用指引第2號—滬股通投資者程序化交易報告(征求意見稿)》《深圳證券交易所證券交易業務指引第3號—深股通投資者程序化交易報告(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報告指引》),向市場公開征求意見。《報告指引》針對報告主體、報告方式、報告信息等具體事項作出細化規定,并為存量投資者預留了充足的過渡期,保障滬股通程序化交易報告制度平穩落地。

如何與前期發布的報告通知銜接?交易所相關負責人指出,前期發布的《關于股票程序化交易報告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關于可轉換公司債券程序化交易報告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與《實施細則》內容不存在沖突,繼續為市場相關主體履行報告義務提供具體指引。交易所將結合市場運行實際,持續研究完善程序化交易報告制度,適時整合修訂通知內容并向市場發布。

責編:葉舒筠

校對:王錦程

責任編輯: 劉少敘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国产肥熟女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7在线精品视频无码,久久中文字幕无码不卡浪潮,久久tv免费国产精品美女
    亚洲欧美丝袜久久精品 | 一区一级在线观看 | 天堂视频中文字幕一区 | 五月天AV免费在线观看 | 在线播放亚洲欧美日韩 | 日韩中文无线码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