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油田服務(02883.HK)發布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年度業績,公司期內取得收入483.02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加9.51%,公司的海外收入及占比持續提升,2024年海外收入達108.9億元,突破百億元。歸屬于公司所有人應占利潤31.37億元,同比增加4.11%;每股基本盈利65.74分,擬派發末期股息每股0.2306元。
中海油田服務表示,公司密切跟蹤國際油氣市場變化趨勢,牢牢把握科技創新的戰略先導地位,不斷精益成本管控舉措,著力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致力于將優質裝備技術能力逐步轉化為優質市場地位。
2024年公司的鉆井服務業務全年實現營收131.82億元,較2023年同期增幅9.4%。公司認為,2024年全球鉆井市場保持穩定增長,需求增量主要在半潛式平臺。公司緊抓海外市場機遇,著力開拓大額度、長周期、高價值海外項目,以資源利用效能“新突破”夯實“產業控制力”,持續推進“海洋裝備設計建造中心”建設,促進海洋油氣裝備制造產業提質升級。鉆井服務公司是中國最大的海上鉆井承包商,也是國際知名鉆井承包商之一,主要提供自升式鉆井平臺、半潛式鉆井平臺、陸地鉆機等相關鉆完井服務。截至2024年底,共運營、管理62座鉆井平臺(包括48座自升式鉆井平臺、14座半潛式鉆井平臺)等裝備。
2024年,公司的油田技術服務業務實現營收276.10億元,較2023年同期增幅7.4%。公司持續踐行“技術驅動”戰略,圍繞客戶需求深化前瞻性技術布局與產業化能力建設,推動自主技術產品規模化應用及海外市場拓展,實現技術品牌價值與經營效益雙提升。公司強化關鍵領域技術突破,加強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形成科技研發、轉化、迭代、創效的良性循環,推動生產力向先進質態躍升,形成多項標志性成果。公司是中國近海油田技術服務的主要供應商,同時也提供陸地油田技術服務。通過科技研發的持續投入、先進的技術設備和優秀的管理隊伍為客戶提供完整的油田技術服務,包括但不限于測井、鉆完井液、定向井、固井、完井、修井、油田增產等專業服務。
2024年船舶服務業務實現營收47.61億元,較2023年同期增幅20.9%。公司敏銳把握市場回暖契機,加強船舶資源池能力建設,年度作業規模大幅提升,同時以專業化管理優勢根據用戶需求量身定制配船方案,接連斬獲大額度、長周期、高價值海外項目,區域市場高端客戶群體不斷擴大。公司還成功開拓東南亞市場新客戶,全面強化海上船舶服務統籌能力;公司首次進入非洲市場圓滿完成船舶服務項目,市場滲透力進一步加強;首次實現工業互聯網項目科研成果應用,顯著提升OSV船舶物資和設備運維保障的數智化管理水平;“海洋石油545”船順應全球綠色低碳發展趨勢,對“LNG+新能源”模式升級改造,有效減少船舶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促進綠色低碳轉型升級。船舶服務公司經營和管理中國規模最大及功能最齊全的近海工作船船隊,截至2024年底運營三用工作船、平臺供應船、油田守護船等200余艘船舶,能夠為海上石油和天然氣的勘探、開發、工程建設和油/氣田生產提供全面的作業支持和服務,其中包括各種水深的起拋錨作業、鉆井/工程平臺(船)拖航、海上運輸、油/氣田守護、消防、救助、海上油污處理等,可以滿足客戶的多維度需要。
中海油田服務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趙順強表示,公司始終堅持研判國際形勢,包括潛在影響未來油田供應及服務市場的情況;同時注重自身能力建設,以便在更復雜的環境中保持和穩定經營。趙順強預計,今年油價應該介于60美元至80美元的震蕩區域,未來勘探開發投資整體將處于穩定增長的態勢。此外,中海油服自2023年收購四座自升式鉆井平臺后,再無新的并購消息,對此,趙順強認為,以往是中國企業通過并購外國先進技術,以補足自身能力不足,這種情況以后可能會逆轉,有可能是外國企業憑借并購中國企業的技術,以補齊其技術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