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基清盤加速!
2025年開年以來,公募基金行業清盤潮持續發酵。成立僅6年的“個人系”公募淳厚基金成為風暴中心,截至3月30日,該公司已有6只基金因規模跌破清盤線而終止運作,另有6只產品徘徊在5000萬元預警線邊緣。
Wind數據顯示,2024年全行業清盤基金達291只,2025年前3個月清盤基金已達54只。
三個月6只產品清盤
2025年1月至3月,淳厚基金旗下已有6只基金進入清算程序,包括淳厚穩嘉債券、淳厚穩悅、淳厚優加回報一年持有期、淳厚中債1—3年政策性金融債、淳厚瑞明債券和淳厚穩豐債券。從產品類型來看,5只為偏債型,1只為混合型。
觸發清盤的核心原因均為“連續50個工作日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值得注意的是,清盤產品中5只為機構定制基金,機構持有比例接近100%,顯示出機構資金的集中撤離。例如,淳厚瑞明債券在2024年四季度遭遇機構大額贖回,規模從15.91億元驟降至24.07萬元,最終于2025年2月進入清算程序。
另外,淳厚基金現存20只基金中,有6只規模持續低于5000萬元清盤紅線,清盤風險仍在繼續,包括淳厚穩鑫、淳厚穩寧6個月定開、淳厚益加增強、淳厚利加、淳厚時代優選以及淳厚同業存單指數7天持有,這些基金從持有人比例來看,可能同樣是在去年4季度遭到機構拋售。
面對清盤危機,淳厚基金自2025年2月起頻繁修訂基金合同。例如,淳厚益加增強、淳厚時代優選等產品將原合同中的“50個工作日規模不足即終止”調整為“60個工作日”,并新增“基金管理人需在10個工作日內提出解決方案”的條款。公司表示,將對不同迷你基采取差異化處理,保留“業績或風格具備競爭力”的產品。
關于旗下基金面臨的清盤問題,淳厚基金方面對證券時報回應表示,此次清盤的基金多為機構占比較高且同質化的債券型產品,這一調整源于多重因素:首先是市場環境的變化,近期受債市表現不佳、債券收益率持續走低等因素影響,全市場債券基金普遍面臨贖回壓力,債券基金規模整體有所下降。其次是公司產品結構的優化,公司主動處理客戶結構單一、同質化的產品,解決部分產品過往存在的規模較小問題。最后是公司的戰略發展需求,在公司堅持高質量發展的目標下,須加大力度投入和開發更具市場潛力和競爭力的產品,以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
股權問題進展仍需持續關注
關于淳厚基金近期多只基金陷入清盤危機的深層原因,或可追溯至公司近3年的“股權轉讓糾紛”。
淳厚基金在2018年10月12日獲批成立,是一家個人系公募。注冊資本1億元,總部位于上海,股東為6名自然人——邢媛持股31.2%,柳志偉持股26%,李雄厚持股21%,李文忠持股10%,董衛軍持股10%,聶日明持股1.8%。根據wind數據,截至2024年末,淳厚基金的資產管理規模為231.06億元。
去年以來,淳厚基金因個人股東之前的股權轉讓紛爭,導致公司董事會無法有效召開,從而導致去年基金定期公告中缺少“董事會及董事保證”的重要提示內容,一系列相關事件受到市場持續關注。
2024年9月,上海證監局對淳厚基金開出8張罰單,涉及基金管理人、董事長、總經理及股東。從具體內容來看,披露了淳厚基金內部治理結構不健全、違反《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相關規定,以及淳厚基金多位個人股東在決定處分持有的公司股權時未按規定及時履行重大事項報告義務、淳厚基金第二大股東柳志偉與多人簽訂淳厚基金股權轉讓協議并支付股權轉讓款等違規行為。
2024年12月17日,上海證監局公開披露了9月9日對柳志偉、邢媛、李雄厚、董衛軍、賈紅波、李銀桂等人以“涉嫌違反基金法律法規”的立案告知書。同時,上海證監局明確表態,對拒絕、阻礙監管檢查、調查,干擾監管執法的行為將堅持“零容忍”的態度,依法查辦,嚴肅處理。
對于股權問題的最新進展,淳厚基金稱,目前股權治理事宜正在監管的指導和推動下穩步解決的過程中,有階段性結果時將及時披露。
迷你基生存戰與治理合規性發展問題需引起業內注意
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淳厚基金當前的困境折射出公募行業的兩大挑戰:迷你基清盤常態化以及治理合規性成為發展基石。
近年來,公募基金行業“迷你基”(規模低于5000萬元的基金)清盤正在加速。Wind數據顯示,2024年全行業清盤基金達291只,2025年前3個月清盤基金已達54只。此外,截至3月30日,有1659只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的“迷你基金”,正面臨著“清盤”或“保殼”的難題。
有基金評價人士認為,基金優勝劣汰是必然趨勢,基金清盤常態化將是行業走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一步,也是對基金管理人和投資者的考驗。基金公司應該重新審視產品布局戰略,對于一些存在意義不大的迷你基金應該盡早清算,在新產品的布局上,應該結合自身資源稟賦發行有特色、能夠長期存續的產品。
此外,合規性治理問題需要引起公募基金,尤其是中小公募的高度關注。股東糾紛、信披違規等問題不僅損害公司聲譽,更直接沖擊投資者信心。對于中小公募而言,完善治理結構、堅守合規底線,是穿越周期、實現可持續增長的重要路徑。
排版:劉藝文?
校對:王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