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A股先是高開小幅反彈,午后大盤藍籌股走弱,受此拖累上證50翻綠,上證指數、北證50、科創50等指數也沖高回落。近4000只個股上漲,成交萎縮至1.15萬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港股康灃生物,盤中一度漲超130%,尾盤卻跳水翻綠,跌超6%。
盤面上,可控核聚變、醫藥生物、國防軍工、光熱發電等板塊漲幅居前,家用電器、黃金、電子商務、人形機器人等板塊跌幅居前。
Wind實時監測數據顯示,醫藥生物行業獲得逾137億元主力資金凈流入,公用事業獲得逾35億元凈流入,國防軍工獲得逾20億元凈流入,基礎化工、電力設備、交通運輸等也獲得超10億元凈流入。計算機主力資金凈流出逾40億元,通信、非銀金融均凈流出逾20億元,銀行、汽車也凈流出超10億元。
展望后市,中原證券指出,4月是年報和一季報密集披露期,市場將從預期驅動轉向基本面驗證。業績超預期的行業龍頭及毛利率改善的個股將獲資金青睞,而缺乏業績支撐的主題概念股或面臨調整。隨著國內宏觀調控、促增長政策持續落地推進,未來市場有望呈現科技領漲、紅利防御、消費復蘇與內需驅動的特征,建議投資者把握結構性機會,兼顧防御與成長。
國盛證券稱,近期市場的表現不佳受到多方面因素的綜合影響,短期交易方向仍不明朗,繼續考慮均衡配置以應對不確定性。沿業績線索尋找進攻方向,A股2024年報與2025年一季報密集披露窗口臨近,個股層面建議關注具備“業績正增+股價高開”特征的標的,行業層面盈利預測上調指向新能源、有色金屬、證券以及后周期的廚電、建材。
市場熱點方面,經過短暫的調整,可控核聚變概念再度走強,板塊指數一度放量大漲逾7%,創歷史新高。常輔股份一度觸及30%漲停,中洲特材20cm封板,國光電氣、海陸重工等逾10股強勢漲停或漲超10%。
核電核能、核污染防治、碳中和、金屬新材料等相關板塊也強勢上攻,雪人股份、蘭石重裝、錫裝股份、威爾泰等批量漲停。
消息面,今日有媒體報道,上海未來產業基金擬戰略投資中國聚變能源有限公司,該項目是上海未來產業基金首個直投項目,也是上海國投公司在未來能源領域的重大戰略布局。
此外,日前中核集團宣布,中核集團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新一代人造太陽“中國環流三號”國內首次實現原子核和電子溫度均突破一億度,標志著中國可控核聚變向工程化應用邁出重要一步。
銀河證券表示,可控核聚變是解決人類能源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其產業鏈覆蓋廣泛且技術需求密集,涵蓋上游原材料供應、中游設備制造研發以及下游應用服務。建議從產業發展階段、高價值量、確定性、高彈性、AI賦能等角度關注深度參與核心項目的設備及材料標的。
AH醫藥股今日聯袂大漲,A股市場CXO概念、化學制藥、創新藥、仿制藥等細分板塊均放量大漲超4%。歐康醫藥僅用約15分鐘就直線30%漲停,和元生物、誠達藥業、多瑞醫藥等多股20%漲停,康辰藥業、科倫藥業等亦批量漲停。
港股漲幅前10位的板塊指數均與醫藥相關,其中基因及腫瘤學指數、恒生創新藥指數、中華香港生物科技指數漲幅居前。康灃生物盤中一度漲逾134%,不過,該股尾盤竟跳水翻綠。消息面上,康灃生物昨日公布2024年度財報,收入5353萬人民幣,按年增加30.7%。虧損由上年度9749萬元,擴至1.04億元。
宜明昂科、億勝生物科技、石藥集團等也紛紛放量大漲。
醫藥相關ETF基金霸屏,漲幅前70位的基金全部為醫藥基金,港股創新藥50ETF盤中一度飆升逾9%,創歷史新高,恒生創新藥ETF、生物疫苗ETF、恒生醫療ETF等漲幅居前。
中信證券認為,得益于集采等政策優化向好、商保推動和AI賦能,板塊有望迎來估值重估且催化預計將延續全年,醫療健康產業相關上市公司全年整體的收入、利潤、現金流將穩健修復向好。建議積極布局醫療健康產業投資機會,板塊估值迎來價值重估,底部布局正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