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籌劃重大資產重組,停牌10個交易日后,湘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湘財股份”)與上海大智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智慧”)于3月31日開市復牌。
3月28日晚間,湘財股份與大智慧同步發布公告,正式披露了湘財股份擬通過換股方式吸收合并大智慧的預案。湘財股份擬通過向大智慧全體換股股東發行A股股票的方式換股吸收合并大智慧,并發行A股股票募集配套資金。
跨越10年“第二次握手”
湘財股份與大智慧的“緣分”始于10年前。
2015年1月份,當時國內領先的金融信息服務商大智慧宣布,擬以85億元收購湘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湘財證券”)100%股權。然而,因大智慧涉嫌信息披露違規,這場被市場寄予厚望的“互聯網+券商”聯姻以失敗告終。
在大智慧2015年策劃收購湘財證券未果后,2020年,通過哈爾濱高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哈高科”)的重組,湘財證券成功實現曲線上市。交易完成后,哈高科更名為湘財股份,主營業務變更為證券服務。同年,湘財股份以25.37億元收購大智慧15%股份,成為其第二大股東。
預案顯示,此次合并的換股比例為1:1.27,即每1股大智慧股票可以換取1.27股湘財股份新增發行的A股股票。交易完成后,大智慧將終止上市并注銷法人資格,湘財股份作為存續公司,將承繼大智慧的全部資產、負債、業務及人員。
在股權結構方面,合并完成后,湘財股份的控股股東新湖控股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動人持股比例將由40.37%降至22.4%,但實際控制人黃偉的地位保持不變。大智慧控股股東張長虹及其一致行動人將持有湘財股份17.28%的股權,并承諾不謀求控制權。
“在政策鼓勵和當前證券行業加速整合的背景下,湘財股份吸收合并大智慧不僅順應了公司‘證券+金融科技’的發展戰略,更是湘財股份向金融科技領域拓展升級的關鍵一步。相關方自愿鎖定股份充分體現出對湘財股份長期發展充滿信心,通過將湘財證券在傳統經紀、投行業務的深厚積淀與大智慧在金融數據、量化工具及千萬級用戶資源的優勢相結合,雙方有望實現‘牌照+平臺’的協同效應。”一位接近湘財股份的業內人士表示。
A股或迎第三家互聯網券商
近年來,在政策引導和市場需求的共同推動下,證券行業并購重組呈現加速發展態勢。自2019年證監會明確鼓勵市場化并購以來,支持政策持續加碼,推動行業格局深度重塑。
此前,A股市場持有券商牌照的金融科技公司僅有東方財富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方財富”)和北京指南針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指南針”)。前者在2016年通過收購西藏同信證券拿下券商牌照,成為國內首家擁有券商牌照的互聯網平臺;后者則在2022年通過參與網信證券破產重整獲得券商牌照。
與這兩家公司通過并購中小券商獲取牌照的路徑不同,湘財股份此次采取的是非同一控制主體下的金融與科技結合的“跨界”吸收合并,順應了當前監管層鼓勵市場化并購重組的政策方向。這也意味著繼東方財富和指南針后,湘財股份有望成為A股第三家互聯網券商。
“這次吸收合并的亮點是跨界整合稀缺性、低成本獲客和響應政策導向。”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一是通過“金融+科技”的雙驅動,打造A股稀缺的互聯網券商平臺,有望成為A股第三家互聯網券商;二是實現顯著的協同效應,大智慧超1億用戶資源與湘財股份的金融牌照優勢互補,構建“數據—交易—服務”的完整生態閉環,大幅降低傳統獲客成本;三是精準響應政策導向,順應金融科技發展趨勢,通過數字化轉型提升競爭力,構筑差異化護城河。
“本次交易有利于湘財股份及湘財證券利用金融科技手段不斷提升金融信息化水平、豐富服務內容、提升服務品質,全面打造差異化、特色化核心優勢。”上述接近湘財股份的業內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