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具身智能大會(CEAI2025)將于2025年3月29日至30日在北京市舉行。本次大會由中國人工智能學會主辦,CAAI具身智能專業委員會(籌)、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和清華大學承辦。根據議程,將舉行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具身智能專委會授牌儀式;進行具身智能政策解讀;同時,將發布具身智能十五大重點方向、發布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具身智能白皮書。
國金證券研報認為,具身智能是AI最強應用,而智駕和人形機器人則是具身智能最重要兩個方向。在電動化之后,智駕和人形機器人為代表的ROBO+賽道將重塑整個汽車產業鏈,成為汽車板塊最強產業趨勢。1)智能駕駛:高階智駕1-N,robotaxi0-1,供應鏈芯片、激光雷達、光學器件(攝像頭鏡頭以及國產cis芯片)和清洗等賽道迎爆發式增長。2025年高階智駕滲透率步入爆發式增長,智能駕駛和robotaxi共同驅動大算力芯片、激光雷達、光學器件、傳感器清洗系統等賽道高速增長。2)機器人:緊抓THB(特斯拉、華為、字節)主線,關注低估值龍頭。量是人形機器人的核心矛盾點,本體:從巨頭獨舞到百花齊放。2024年認為機器人產業主要是巨頭獨舞,因為機器人是大模型公司必爭賽道,機器人是現實世界數據的入口和商業變現的出口。2025年以DeepSeek為代表的大模型開源趨勢加速,大腦成本和壁壘下降,機器人作為應用終端將步入百花齊放狀態。壁壘逐步從大腦邏輯轉向小腦、硬件迭代和場景壁壘。供應鏈:從“產品有無”逐步過渡到“技術迭代和客戶資源能力”階段。2025年THB等陸續步入供應鏈確認階段,供應鏈技術和產品迭代以及客戶資源能力將成為能否進入頭部供應鏈的最核心要素。
民生證券研報認為,人形機器人集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進技術,有望成為繼計算機、智能手機、新能源汽車后的顛覆性產品,將深刻變革人類生產生活方式,重塑全球產業發展格局。當前,人形機器人技術加速演進,已成為科技競爭的新高地、未來產業的新賽道、經濟發展的新引擎。當前人形機器人產業奇點已至,應用端、成本端、軟件端迎來三重突破,產業化關鍵瓶頸正在打開。應用端:特斯拉自帶產業化應用場景,人形機器人有望率先應用于全球超級工廠。成本端:特斯拉具備強大降本能力,車端降本經驗有望復用于人形機器人。軟件端:大模型賦能泛化能力,具身智能浪潮已至。特斯拉、英偉達、華為等海內外龍頭正在加速入局,人形機器人產業合力正在形成,產業化奇點已至,2025年有望成為人形機器人量產元年。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培育具身智能等未來產業,大力發展智能機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終端以及智能制造裝備。政策支持正在成為機器人板塊全新驅動力。機器人產業正在加速期,產業端的變化會持續向市場映射,引領行情走向新高度。
校對:王錦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