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美國“對等關稅”,A股上市公司積極應對。記者了解到,美國“對等關稅”對不同行業的影響不一,整體來看,多數公司受關稅影響較小,與此同時,不同行業的上市公司通過改善銷售模式、開拓新市場、布局全球生產基地等方式積極應對,有效降低潛在風險。
具體來看,機械設備行業中,巨星科技表示,ODM模式下公司不愿意通過降價來承擔關稅,所以這塊就是沒有影響,當然公司會考慮更多的去研發高性價比的產品來迎合客戶和消費者的需求。OBM模式下還是會受到影響,公司會進行漲價來進行傳導。站在全球產能的角度考慮,中國的制造成本反而比之前更加有優勢了,另外東南亞仍然是整體成本比較低的地區,目前東南亞地區產能仍然不足,訂單較為飽滿。公司將會密切關注市場需求變化。
屬于紡織服飾行業的華利集團表示,目前了解到越南等國家與美國在積極溝通、談判,具體的關稅落地還需等后續的信息。以往關稅都是由品牌客戶(進口商)承擔。這次關稅如果大幅提升,品牌客戶若全部或大部分轉嫁給消費者,很可能會影響部分消費者的購買意愿。公司在對美出口上已經有一定的布局和準備,盡可能減少影響。
魯泰A指出,公司直接出口美國收入占比約3.60%,且出口美國的產品主要采用FOB交易模式,由買方自行清關并支付關稅。目前對等關稅政策后續如何衍化有待觀察,公司密切關注相關政策動向,并與客戶保持溝通,積極尋求多種策略以進一步降低關稅帶來的潛在影響。
家用電器行業方面,新寶股份稱,公司業務遍布全球,出口銷售占比70%—80%左右,其中在北美市場銷售占公司出口銷售比例的30%—40%左右。公司會繼續積極開拓其他國家、地區及國內市場的銷售。公司出口美國的產品主要采用FOB交易模式,由買方自行清關并支付關稅。公司會密切關注相關關稅政策變化并積極應對,將積極尋求多種策略以進一步降低關稅帶來的潛在影響,保證公司穩定經營。
醫藥生物行業方面,邁瑞醫療表示,長期以來,公司密切關注美國對華關稅政策,積極研討并實施應對方案。在今年初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兩次10%關稅生效前,公司已提前根據意向訂單在美國前瞻備貨,因此今年美國銷售的產品并不受到本輪關稅影響。為滿足國際化業務運營需求,公司在全球布局了幾十家生產基地,其中包括已獲FDA認證的工廠,可滿足包括美國在內的全球市場需求。
邁瑞醫療介紹稱,自2018年以來,公司銷往美國的產品便被開始加征關稅,但這并未影響公司美國市場的拓展。2018—2023年美國業務的復合增速達到了10%,目前美國銷售收入占總收入比重約6%。隨著公司高端產品占比持續提升,美國市場的盈利能力自2018年以來也在不斷提升,目前美國業務的毛利率水平已經超過了70%,利潤率也已超過加征關稅前的水平。展望未來,占公司海外收入三分之二的發展中國家市場依舊是公司的增長引擎,公司將繼續打磨品牌和技術,以此提升邁瑞產品在發展中國家的影響力,保障發展中國家未來長期的快速增長。
恒瑞醫藥表示,公司海外銷售業務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很小,根據2024年年報數據,海外銷售業務占比僅為2.56%,美國加征關稅對公司業務影響非常有限。公司將持續密切關注國際環境變化,靈活應對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保障公司的長期穩定發展。同時,公司始終立足主業,堅定實施科技創新和國際化戰略,持續改善業績,推動高質量發展,以提升投資者信心。
校對:冉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