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7億元!一季度險企永續債發行規模超去年全年
來源:國際金融報作者:王瑩2025-04-02 12:57

永續債成險企“補血”新利器。

據《國際金融報》記者統計,今年一季度,共有8家保險公司發行永續債,合計規模達457億元,已超過去年全年。

王瑩 制表

與此同時,還有更多永續債發行在路上。例如,新華保險在3月初發布公告稱,計劃發行規模不超過100億元的永續債。

分析人士指出,發行永續債可以補充保險機構的核心二級資本,同時起到改善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的作用,因此市場發行需求旺盛。不過,受保險永續債余額不得超過核心資本30%等要求限制,只有核心資本規模大的險企才有較大的發行空間。

發行規模超去年全年

永續債,即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是指發行沒有固定期限、含有減記或轉股條款、在持續經營狀態下和破產清算狀態下均可以吸收損失、滿足償付能力監管要求的資本補充債券。

2022年8月,央行和原銀保監會聯合印發《關于保險公司發行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有關事項的通知》,允許符合條件的保險公司發行永續債補充核心二級資本。

原銀保監會表示,推動保險公司發行永續債是進一步拓寬保險公司資本補充渠道,提高保險公司核心償付能力充足水平的重要舉措,有利于增強保險公司風險防范化解和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也有利于進一步豐富金融市場產品,優化金融體系結構。

政策落地一年后,2023年9月,泰康人壽飲“頭啖湯”,獲批發行不超過200億元永續債。隨后,太保壽險、人保健康、農銀人壽、太平人壽、建信人壽、光大永明人壽相繼在2023年發行永續債,全年發行金額共357.7億元。

2024年,平安人壽、泰康人壽、太保壽險、中英人壽和中郵人壽分別發行150億元、90億元、80億元、30億元、9億元永續債,合計規模達359億元。

時間來到2025年,截至目前,已有交銀人壽、泰康養老、泰康人壽、平安人壽、太平人壽、招商信諾人壽、工銀安盛人壽、陽光人壽8家險企發行永續債,發行規模創下新高,合計達457億元。

“相對于資本補充債,永續債對于實際資本的撬動作用更為顯著。”中華保險研究所首席保險研究員邱劍指出,永續債不僅可以補充核心二級資本,當附屬資本觸發限額后,還能撬動附屬級保單未來盈余增量,對實際資本的撬動作用翻倍。

需要注意的是,永續債的供給主體集中在大中型保險機構。其中,平安人壽該期債券基本發行規模80億元,附有不超過50億元的超額增發權,最終發行規模130億元,居上述8家保險公司首位。

交銀人壽則是首次試水永續債。今年1月,交銀人壽獲批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公開發行不超過人民幣27億元的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一個月后,該筆債券正式落地,基本發行規模20億元,附不超過7億元超額增發權,最終27億元額度全部發行。

華泰證券研究所所長、固收首席張繼強表示,保險永續債發行額度與核心資本、凈資產、存續次級債余額和償付能力充足率有關,頭部險企潛在供給規模較高。

記者了解到,保險永續債發行需滿足以下條件:永續債余額不超過核心資本的30%,資本補充債券+次級定期債務余額不超過凈資產的100%,上年末和最近一季度凈資產不低于10億元,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

“發新贖舊”成劃算買賣

相對較低的融資成本,也是保險公司熱衷發債的原因之一。

據記者梳理,今年保險公司發行永續債及資本補充債的票面利率集中在2.18%—2.75%區間,較前些年3.5%左右的利率水平明顯下降。這時,“發新贖舊”對保險公司而言,就成為一種頗為劃算的選擇。

一般來說,保險公司發行永續債和資本補充債均含有贖回選擇權。以平安人壽為例,今年2月,其披露關于行使2020年資本補充債券贖回選擇權的公告,所贖回的“20平安人壽”發行規模200億元,本計息期債券利率為3.58%;若在第5年末不行使贖回權,則債券利率調整為4.58%。而新發行永續債票面利率僅為2.35%,“贖舊發新”可以降低融資成本,顯然更為劃算。

那么,為何保險公司債券票面利率持續走低?有分析人士告訴記者,主要是市場利率整體下行,險企發債利率也隨之下降,這有助于險企降低融資成本。此外,市場對險企信用等級和償債能力認可度的提高,也推動了票面利率下降。

在這樣的情況下,招銀國際證券研究員馬毓澤預計,2025年險企發債融資補充資本的規模仍有望維持在千億元以上。“考慮到資本補充債僅能補充險企的附屬一級資本,對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無法起到‘增值’作用,而發行永續債可直接補充核心二級資本,提升險企的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預計2025年永續債的發行規模有望進一步擴容”。

“受‘償二代二期’規則(即《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監管規則(Ⅱ)》)影響,險企償付能力較大程度下滑,發債作為重要的融資方式能夠實現短期‘回血’。”華創證券金融業研究主管徐康強調,長期來看,關鍵仍在于險企自身的“造血”能力。長端利率波動加劇,長周期看或有可能進一步下行,險企提升資產負債聯動管理水平或構成維持長期穩健經營的核心。

在中航證券非銀金融行業分析師薄曉旭看來,2025年,多渠道補充資本金仍是很多險企的重點工作。保險公司提升償付能力的關鍵在于通過內部治理、風險管理、業務結構調整等內生性措施來提升償付能力。同時,監管政策的支持也為保險公司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如“償二代二期”過渡期延長至2025年底。

“通過‘內外兼修、內主外輔’的策略,預計保險公司可以更好地應對償付能力挑戰,實現穩健發展。”薄曉旭表示。

責任編輯: 冉超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国产肥熟女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7在线精品视频无码,久久中文字幕无码不卡浪潮,久久tv免费国产精品美女
    亚洲中文字字幕在线乱码 | 亚洲精选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福利欧美午夜 | 在线欧美日韩乱码中文电影 | 色悠久久久久综合网伊人男男 | 夜夜爽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