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季度正式收官,在一場以AI、機器人領銜的結構性行情中,公募基金取得了不俗的戰績。
Wind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的基金業績排行榜,主要由機器人主題基金、北交所基金、港股基金三類基金占據,其中鵬華基金基金經理閆思倩管理的鵬華碳中和主題A重倉多只機器人牛股,以60.26%的收益率成為2025年一季度業績第一的基金。
此外,值得一提的現象是,主動權益基金全面回暖,業績排行榜重回主動權益的天下。一批主動權益基金憑借對行情的靈活把握以及對牛股的提前挖掘,業績大幅領先于被動產品。
機器人主題基金大賺60%
從業績和重倉方向來看,公募基金2025年一季度的業績排行榜由重倉機器人的基金霸屏。
其中,閆思倩管理的鵬華碳中和主題A以60.26%的收益率,成為2025年一季度業績第一的基金。截至去年末,該基金重倉了北特科技、禾川科技、五洲新春、步科股份、雙林股份等多只機器人概念股,其中雙林股份年內漲幅118.16%,股價翻倍,或為該基金貢獻了豐厚的收益。
數據來源:Wind
緊隨其后,平安基金基金經理張蔭先管理的平安先進制造主題A、永贏基金基金經理張璐管理的永贏先進制造智選A年內收益率超50%。這也是兩只重倉機器人的基金,其中平安先進制造主題A重倉了三花智控、奧比中光、雙林股份等,永贏先進制造智選A重倉了北特科技、兆威機電、鳴志電器、中大力德。
在最新披露的2024年年報中,三位基金經理也分享了自己對市場的最新看法。
張蔭先在平安先進制造主題A的年報中表示,人形機器人量產步伐越來越快,同時也催生眾多新材料、新工藝、新設計方案的投資機會。當前市場對于機器人本體里面的直線關節、旋轉關節研究比較充分,他后續會花更多精力去研究“穿針引線”(電子皮膚、深度相機、激光雷達、六維力傳感器、靈巧手、腱繩)、輕量化(鎂合金、鋁合金)、新型傳動方案、新制造工藝、新材料等方向的投資機會。
張璐在永贏先進制造智選A的年報中表示,2025 年將是人形機器人產業化破曉之年——關鍵詞是定型與量產。目前人形機器人產業鏈重點在于核心零部件和 AI 感知決策層,隨著 AI 技術革命帶來有“腦”的機器人的智能化新趨勢演繹,軟件算法、AI 技術或成為“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廠商的技術護城河。當前人形機器人的智能化水平與智能駕駛 L1-L5 級別對比,基本相當于 L1 到 L2 層級,智能化水平仍有巨大發展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張璐還在年報里分享了對投資者的資產配置建議:“人形機器人作為一個高成長性板塊,難免會伴隨較大的市場波動。面對人形機器人這樣一個具有長期向好邏輯的賽道,單純地追高或在市場波動時恐慌離場都不是最優策略……希望大家能夠適當分散投資,從更理性、更長期的角度做好資產配置,不要把資金全部押注到單一賽道。”
北交所基金異軍突起
除了重倉機器人,另一類在今年一季度表現較好的產品,則是較為小眾的北交所基金。
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31日,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選兩年定開、華夏北交所創新中小企業精選、萬家北交所慧選兩年定開的年內收益率分別達到38.98%、37.45%、34.26%,排名前列。
以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選兩年定開為例,截至去年末,該基金重倉了五新隧裝、同力股份、蘇軸股份、納科諾爾、萬通液壓、克萊特等北交所個股,其中克萊特年內漲幅高達136.01%。
此外,華夏北交所創新中小企業精選重倉的萬通液壓年內漲幅62.58%,萬家北交所慧選兩年定開重倉的蘇軸股份、克萊特年內漲幅分別達58.97%、136.01%,均挖掘到了北交所牛股。
展望 2025 年,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選兩年定開的基金經理冷文鵬在2024年年報中表示,北交所市場整體估值更趨合理,短期轉為謹慎樂觀,綜合未來北交所市場發展前景以及北交所公司業績預期,存量角度更多公司的投資性價比有所提升,增量角度更多創新企業的不斷納入,中遠期可以適度樂觀。
港股基金重回視野
今年一季度,另一個備受關注的市場莫過于港股,互聯網科技、醫藥帶動港股迎來久違大漲,也帶動港股基金重回投資者視野。
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31日,匯添富香港優勢精選、中銀港股通醫藥、南方香港成長年內收益率分別達到38.9%、32.25%、31.4%,業績不俗。
其中,匯添富香港優勢精選和中銀港股通醫藥的持倉均以醫藥股為主,以匯添富香港優勢精選為例,該基金重倉了翰森制藥、科倫博泰生物、榮昌生物、和黃醫藥、信達生物等多只港股醫藥股,其中,科倫博泰生物、榮昌生物一季度漲幅78.08%、64.58%,為基金貢獻了豐厚的收益。
匯添富香港優勢精選的基金經理張韡在年報中表示,醫藥行業,中國創新追上并反超美國的證據持續積累,2024 年license out 海外大藥企的交易占比接近 30%,產業調研來看,預計 2025 年這一比例將持續提升。中國新藥研發的高效率,高產出,高性價比開始吸引世界的關注。這一交易占比有望在 3-5 年轉化成全球銷售額,全球 5000 億美金+的新藥市場,有望為中國新藥公司打開新的成長空間,這將是醫藥行業未來幾年最重要的主線。
同時,張韡認為,隨著醫藥行業監管進入常態化,國內醫療需求和醫療行為逐漸修復,2025 年產品型企業將迎來恢復性增長。同時,各項支持創新藥行業發展的政策也會持續推出落地,支付端、準入端、投融資端均有望看到顯著改善。隨著市場風險偏好顯著提升,具備核心競爭力的創新藥企業也會開始體現長期成長空間。
而南方香港成長則主要重倉互聯網和新消費,截至去年末,該基金前五大重倉分別為泡泡瑪特、老鋪黃金、小米集團、騰訊控股、思考樂教育。其中,泡泡瑪特在今年迭創新高,老鋪黃金一季度漲幅高達202.24%,小米集團也在今年頻頻成為輿論焦點。
排版:汪云鵬
校對:蘇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