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穩步推進金融業高水平雙向開放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外資金融機構來華展業興業,持續加大對華投資力度,爭相申請設立證券公司、拓展業務資格。3月28日,瑞士銀行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瑞銀”)表示,將進一步增持子公司瑞銀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瑞銀證券”)股權比例至100%。如上述事項順利完成,瑞銀證券將成為我國市場中的第五家外資獨資券商。
加碼投資中國
3月28日,瑞銀宣布,中國證監會已對瑞銀成為瑞銀證券唯一股東的事項準予備案,瑞銀將收購北京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北京國資公司”)所持有瑞銀證券的33%股權,將持有瑞銀證券的股權比例由67%提升至100%。
公開信息顯示,瑞銀證券是中國首家外商投資的全牌照合資證券公司,注冊資本為14.9億元人民幣,總部設于北京。當前,瑞銀證券擁有4家分公司以及4家營業部。近年來,瑞銀對在華展業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2018年,瑞銀增持瑞銀證券股權至51%,成為首家實現控股內地合資券商的外資金融機構。2022年,瑞銀進一步增持瑞銀證券股權至67%,瑞銀證券其余的33%股權則由北京國資公司持有。
上述33%股權價值幾何?去年11月份,北京國資公司曾通過北京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轉讓瑞銀證券33%股權,轉讓底價為15.37億元。從盈利能力來看,2024年前三季度,瑞銀證券實現營業收入7.7億元,實現凈利潤9139.27萬元;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瑞銀證券資產總計為179.01億元。
對于本次增持的戰略意義,瑞銀集團首席執行官安思杰(SergioP.Ermotti)表示:“中國是全球最重要和增長最快的市場之一。瑞銀長期深耕中國市場,為客戶提供服務,我們為此深感自豪。我們將繼續投資中國市場,作為我們增長目標的關鍵支柱。”
除控股瑞銀證券外,瑞銀還通過持有瑞信證券(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瑞信證券”)14.99%股權來布局中國市場。3月7日,中國證監會核準瑞銀成為瑞信證券的主要股東。近日,瑞信證券披露,截至2024年末,公司資產總額為9.62億元,凈穩定資金率為781.7%。
看好中國經濟
近年來,隨著我國高水平制度型對外開放穩步推進,越來越多外資金融機構紛紛來華展業興業,積極申請在華設立證券公司,并不斷拓展業務邊界。
3月19日,法巴證券(中國)有限公司正式展業,成為我國資本市場第四家外資獨資券商。另外三家外資獨資券商分別為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高盛(中國)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高盛中國”)、渣打證券(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渣打證券”)。若上述瑞銀增持瑞銀證券股權比例至100%的計劃順利完成,瑞銀證券將成為我國資本市場第五家外資獨資券商。
同時,多家外資金融機構在華設立證券公司的申請正在推進中。1月份,城堡證券(中國)有限公司的設立申請材料獲中國證監會接收;去年9月份,瑞穗證券(中國)有限公司的設立申請收到中國證監會的反饋意見;去年2月份,花旗證券(中國)有限公司的設立申請也收到反饋意見。
此外,外資券商持續完善業務資質,拓展在華業務版圖,為投資者提供更加多元化、專業化的服務。1月份,渣打證券上海分公司獲得《經營證券期貨業務許可證》,正式獲準展業。去年12月份,北京證監局核準高盛中國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業務資格。去年6月份,匯豐前海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獲得核準從事融資融券業務。去年3月份,上海證監局核準摩根士丹利證券(中國)有限公司變更業務范圍,增加證券投資咨詢業務,將“債券(包括政府債券、公司債券)的自營”變更為“證券自營”。
“外資金融機構積極布局中國市場、重視來華展業興業,主要由于看好中國經濟增速以及廣闊的市場空間。”深圳市優美利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賀金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一方面,中國具有規模較大的資本市場以及中等收入群體,為外資金融機構提供了豐富的業務機會;另一方面,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有望保持強勁的中長期向上動能,成為外資金融機構業績的“增長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