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6日
辟謠 北京近期發生5級以上地震的可能性很小
詳情:2025年3月26日凌晨1時21分,河北省廊坊市永清縣發生4.2級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京津多地民眾在睡夢中被震感驚醒。地震發生后,部分社交媒體上出現“北京將發生更大地震”等不實信息,引發公眾擔憂。根據北京市地震局等單位的聯合會商意見,原震區近日發生4級以上地震可能性不大。此次地震不會對北京市地震活動產生影響,北京市近期短臨地震前兆異常不明顯,發生5級以上地震的可能性很小。事實上,這類“某地即將發生地震”的言論往往缺乏科學依據,發布本身也涉嫌違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規定,國家對地震預報實行統一發布制度,任何單位和個人無權擅自發布地震預測信息。(來源:“北京網絡舉報”微信公眾號、應急管理部官方微博、北京市地震局官方微博)
科普 讓蝦仁“喝水”的保水劑,到底是什么?
詳情:中央廣播電視總臺“3·15”晚會曝光部分商家超量添加保水劑,讓蝦仁“瘋狂增重”。保水劑到底是什么?
保水劑的主要成分是磷酸鹽,能使冷凍蝦仁鎖水并保持彈性,在國標范圍內使用是安全的。但部分無良商家超量添加保水劑,讓蝦仁重量猛增,降低產品性價比。甚至有人用工業火堿、甲醛泡蝦,讓蝦仁虛胖并美化顏色,這種蝦仁還會影響食用者健康。購買蝦仁時要牢記以下三點:
①看配料表。只含蝦和食鹽的產品更天然,同時,避免無生產日期、無質量合格證、無生產廠家的三無產品;
②看價格。太便宜的蝦仁可能水分較多;
③看冰衣厚度。如果冰殼太厚,解凍后縮水嚴重,那可能就買虧了。(來源:“科普中國”微信公眾號)
通報 江蘇連云港公安機關公布5起打擊整治網絡謠言典型案例
詳情:為有效凈化網絡環境,江蘇連云港公安機關堅持依法打擊和綜合治理相結合,依法查處了一批網絡謠言案件,打擊了一批網上造謠、傳謠人員,有效維護了網絡空間清朗。現公布5起典型案例:
案例一:海州公安分局依法查處韓某某通過AI軟件合成照片侮辱他人網絡暴力案
2024年12月上旬,韓某某因情感受挫,為泄私憤,利用AI軟件合成涉及他人個人隱私圖片,通過修改抖音賬號昵稱、向他人發送曖昧信息等方式惡意攻擊侮辱他人,對他人名譽、正常生活造成嚴重影響,社會影響惡劣。韓某某已被公安機關依法行政處罰。
案例二:海州公安分局依法查處魏某某編造他人與其丈夫存在不正當關系、賣淫等網絡暴力案
2025年1月20日,魏某某為泄私憤,使用其丈夫微信在群內編造張某與其丈夫存在不正當關系、賣淫等謠言信息,公然損害他人名譽,對他人生活造成不良影響。魏某某已被公安機關依法行政處罰。
案例三:景區公安分局依法查處王某散布跨年夜燃放煙花導致山體著火網絡謠言案
2024年12月31日,王某在云臺山景區家門口燃放煙花(非禁放區),導致家門口垃圾堆小范圍著火。王某為博取眼球、吸引關注,通過抖音平臺發布失火視頻,編造“燒半邊山,幾十口人來救火”等謠言信息,造成不良社會影響,嚴重擾亂公共秩序。王某已被公安機關依法行政處罰。
案例四:東海縣公安局依法查處劉某某編造“網絡庭審夫妻離婚案為東海人”網絡謠言案
2025年1月7日,劉某某為吸引眼球、博取關注,通過抖音平臺編造“網絡庭審夫妻離婚案為東海人”謠言信息,造成不良社會影響,嚴重擾亂公共秩序。劉某某已被公安機關依法行政處罰。
案例五:贛榆區公安局依法查處李某某編造“青口砍人有小孩死亡”網絡謠言案
2025年1月21日,李某某為博取關注,在道聽途說、未經證實的情況下,通過抖音平臺編造“青口砍人有小孩死亡”謠言信息,造成不良社會影響,嚴重擾亂公共秩序。李某某已被公安機關依法行政處罰。(來源:@連云港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統籌:屈紹輝 策劃:李洪雷 董曉 編輯:吳炎 設計:肖麗麗 尹路
校對:呂久彪